摘要: 加拿大零售商协会进行的一项内部调查发现﹐加币兑美元猛跌以来﹐以美元结算的商品成本加重﹐本地零售商过去一段时间仍尽可能“选择性”涨价﹐但现在已经难以维持﹐未来将出手较大幅度的加价,升幅介乎5%至8%之间。 ...
加元下挫 商家难撑 货品价格料全面涨8% 据明报专讯,加拿大零售商协会进行的一项内部调查发现﹐加币兑美元猛跌以来﹐以美元结算的商品成本加重﹐本地零售商过去一段时间仍尽可能“选择性”涨价﹐但现在已经难以维持﹐未来将出手较大幅度的加价,升幅介乎5%至8%之间。 该项调查于本月8日到11日进行﹐调查一批加国大、中型零售商户。调查结果反映﹐加元汇价下降对零售价格的大影响﹐“还在后头”。 49%的受调查商户表示﹐加元贬值造成他们成本上升超过5%。 调查指出﹐这样大幅度的成本压力﹐是难以承受的﹐最终将被转嫁给消费者。“价格突破的时刻可能就在新年﹐因为此时零售商和供应商将敲定他们2016年的计划”。 调查继称﹐“到时候零售商可以消化成本压力的办法已经用光﹐唯一的道路是将商品价格调整到新的成本现实上面。我们只能希望那时经济复苏、消费者收入不错﹐可以承受价格的上升”。 服装研究公司“北美Trendex”的总裁夏理斯(Randy Harris)表示﹐他认为加国服装的价格指数从今年底开始将上涨5%。 满地可银行高级经济师陈蔚纯相信﹐其实加元贬值带来的成本压力﹐早已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今年1至8月在油价低企的情况下﹐全加通胀率是1.3%。带动通胀就是食物、家具、家电、运动器材等进口份额比较大的商品。 消费者记忆犹新的是﹐当加元和美元币值相当的时候﹐许多零售商也并没有下调美元结算的商品的价格。为何加元币值时﹐他们要提高商品价格呢﹖ 陈蔚纯表示﹐道理很简单。商户总是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当加元升值有好处时﹐只要市场环境允许﹐商户就会把好处留给自己。加元币值时﹐只有商品卖得出去﹐他们也会涨价﹐把压力转给消费者。 受调查的公司﹐从商品面广的“加拿大轮胎”﹐到打折连锁店“Dollarama”。这些商号都有众多商品使用美元订购。为了消化加元贬值的负担﹐他们必须想办法﹐比如解雇员工﹐或者加价。 “加拿大轮胎”CEO梅德林(Michael Medline)表示﹐为避免涨价﹐他们需要提高效率﹐从竞争对手处争取市场。今年第2季度他们减少了3500万元外国资源的商品来源。他说:“我们尽力不要将加元贬值造成的价格压力转嫁给消费者﹐因为这样做不是真正改善生产力。我们需要做得更优胜﹐扩大市场占有率。” 他说﹐部分由因加元贬值令该公司零售部门今年第2季度的毛利下降0.75%。 Dollarama公司的CEO罗塞(Larry Rossy)称﹐如果加元继续低位﹐到明年他们也许需要将商品的最高价从现在的3元﹐提高到4元。但食物的2元最高价仍会保持。 记者昨天来到士嘉堡一处Dollarama采访。一个突出的感觉是﹐店内华裔消费者众多﹐当时可占到60%到70%。被问及对店内商品价格的感受﹐有的人表示并未追踪﹔也有的说﹐发现有些商品涨价﹐但此间始终是多伦多最便宜、实惠的购物处﹐所以不管怎样﹐别无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