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文大众传播媒体协会、国际中文记者联合会新一届(2025)主席团诞生(《世界华文媒体》、《世界中文记者》2025年3月18日多伦多消息)3月18日,经世界华文大众传播媒体协会(World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ass Media,简称WACMM)、国际中文记者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hinese Journalists,简称IFCJ)分布在全球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108位会员3天网上投票,现任《拉斯维加斯新闻报》《新华杂志》创办人暨社长吴治欧当选世界华文大众传播媒体协会主席;加拿大《健康时报》创办人、《健康生活报道》社长彭跃当选国际中文记者联合会主席。加拿大《世界华文媒体》《世界中文记者》总编辑勾芍人博士担任两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WACMM主席吴治欧 IFCJ主席彭跃 世界华文大众传播媒体协会成立于1998年,并在加拿大联邦政府注册(联邦注册编号:350615-1)。协会目前拥有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家理事媒体,已发展成为世界新闻史上首个全球性中文媒体专业协会,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该协会于1999年10月11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成立大会(相关报道见《环球时报》1999年10月22日第12版,《人民日报》驻加拿大特派记者邹德浩撰文报道)。时任加拿大总理让·克雷蒂安(Jean Chrétien)专门发来贺词,对协会的成立表示祝贺。 国际中文记者联合会(联邦注册编号:997632-9)则成立于2016年12月,主要宗旨是为全球范围内的中文记者提供新闻专业支持和法律援助,维护新闻从业人员权益。该组织核心成员均为资深新闻专业人士,并致力于促进世界华文媒体的新闻业务交流、法律援助及国际记者证(International Press Card)颁发等工作。 协会组织结构及运营原则世界华文大众传播媒体协会与国际中文记者联合会均设有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主席团每五年选举一次,可连选连任。两大组织坚守新闻行业独立性,仅接受理事媒体、个人会员、企业及联合国及其相关国际机构的捐助,不接受任何政党或政府资助。 协会和联合会长期以来积极推动中外新闻与文化交流,组织全球华文媒体参与各类国际新闻活动,促进全球华文媒体的互联互通。 WACMM第四届、IFCJ第二届(2025-2030) 主席团成员简介
副主席赖连金博士
刘江副主席
江启光副主席
董黎明副主席
程显齐副主席
刘继明副主席
副主席兼秘书长勾芍人博士 WACMM 和IFCJ 永久荣誉副主席简介· 周续庚1935年生于江苏徐州沛县,美国《中华文萃》《美华商报》创办人。中美文化交流的推动者。1951年,他响应国家号召,参军赴朝,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1956年,周续庚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1年毕业后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任教,专注于中国古代戏曲与小说的教学与研究,曾任该校中文系教授。 1993年,58岁的周续庚赴美探亲,次年在亲友的鼓励下创办了美国首份以新移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文报纸——《中华文萃》。这不仅标志着他从学者转型为媒体人,也揭开了他在美推动华文传媒和中美交流事业的序幕。此后,他又先后创办《美华商报》(1997年)及多个文化经贸交流平台,并组建了涵盖四家子公司与一个非营利机构的美中国际集团公司,出任董事长兼总裁,同时兼任美中国际基金会主席、《美华商报》社长、1999年参加多伦多世界华文大众传播媒体协会成立大会,成为世界华文大众传播媒体协会第一副主席。 周续庚始终关注华文媒体的发展变迁,他认为随着中国大陆新移民的不断增多,华文媒体已由以港台背景为主转向多元格局,简体字报纸日益普及,广告市场也逐渐倾向新移民群体。他主张,媒体生存之道在于“明确定位、内容取胜”,而非一味依赖低价广告竞争。 多年来,周续庚坚持以推动中美文化、经济交流为己任。他不以办报纸为谋利工具,而是出于一种历史使命感,希望通过传媒架设两国沟通的桥梁。他积极推动中美企业信息互通,促成中美开发区合作。作为文化传播者与企业家,周续庚的经历,是一段跨越学术与商界、连接中美两地的传奇。他的精神与实践,正如他在《准备赢得一切》一书中所展现的那样,既是个人奋斗的写照,也是时代变迁的见证。 周续庚 · 东瑞原名黄东涛,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总编辑。 资深出版人、作家。1945年生于印尼,祖籍福建金门。1969年毕业于福建华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72年移居香港,正式投身出版与文学创作。 东瑞的编辑与出版生涯始于1981年,先后在香港三联书店《读者良友》月刊担任执行编辑,并于万里(出版)机构任职图书编辑。1991年,他在香港创办《中国和世界》杂志,担任社长,为华文世界提供国际视野的新闻与文化交流平台。 1991年,他与蔡瑞芬共同创立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专注于青少年健康读物及纯文学书籍的出版,并担任董事兼总编辑。三十余年来,他主导策划并出版六百余种图书,其中多部作品获得文学奖项或产生广泛社会影响。作为多产作家,他出版著作逾140余部,代表作包括《雪夜翻墙说爱你》《暗角》《迷城》《小站》《转角照相馆》《风雨甲政第》《落番长歌》等。曾获小小说金麻雀奖、小小说创作终身成就奖、世界华文微型小说杰出贡献奖等二十余个奖项。 现任香港华文微型小说学会会长、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香港儿童文艺协会名誉会长、华侨大学香港校友会名誉会长、国际艺术和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世界华文大众传播媒体协会1999年创会副主席。 东瑞 · 俞力工资深媒体人、国际政治评论专栏作家、欧洲华文作家协会前会长、世新大学副教授。现为《法国和世界新闻网》共同总编(奥地利)。 生于上海,祖籍浙江诸暨,1949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64年初中毕业后赴欧美勤工俭学,先后在旧金山州立大学、维也纳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海德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政治系、社会学系学习与研究。 俞力工的媒体生涯始于1971年,在美国留学期间,他参与创办保钓刊物《战报》。1973年移居欧洲后,他与同学创办《欧洲通讯》,担任主笔,定期撰写国际时事评论。1980年代起,他成为欧洲华文报刊的重要撰稿人,长期为《欧洲时报》供稿,并与香港《大公报》《文汇报》建立合作关系。1993年起,他成为新加坡《联合早报》海外专栏作家。 他出版的评论集包括《和平与战争:后冷战时期国际纵横谈》和《反恐战略与文明冲突》。近年来,他积极推动海外华人知识分子回国讲学计划,与台湾及大陆多所高校合作。 他是世界华文大众传播媒体协会1999年创会副主席。 俞力工 · 腾飞从事新闻工作逾40年。早年活跃于中国上海新闻界,曾独立创办一份全国发行的中央级科技类报刊,并在《光明日报》上海出版部担任图书编辑二室主任。 1990年代末移民澳大利亚,受聘为《澳洲侨报》创刊总编辑及《墨尔本日报》创刊特约主编,并在澳洲华人社区服务十年。2008年,他独立创办腾飞澳大利亚华人通讯社,成为澳大利亚历史上首家华人通讯社。 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腾飞澳大利亚华人通讯社创新推出“腾飞新闻三步曲”:华人社区新闻首先在百余个社交媒体群发布,随后登载于通讯社官网,最终分发至全球华文媒体。这一模式获得澳洲华人侨社的广泛认可与赞誉。 腾飞 · 张健张健于八十年代末由日本移民加拿大蒙特利尔, 并于1991年3月创办《华侨新报》(周报), 目前已经连续出版1000期以上,成为蒙特利尔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华文报纸。《华侨新报》除新闻业务外,还负责中国签证中心、中文书店和保健品零售等众多发挥报纸广告推广优势的多种经营业务。 《华侨新报》代表于1999年10月出席世界华文大众传播媒体协会多伦多成立大会, 张健社长成为协会创会理事。2016年3月3日,张健正式出任世界华文大众传播媒体协会副主席。张健热心公益,在蒙特利尔积极参与和支持众多加中文化交流活动,2009年7月曾帮助世界华文大众传播媒体协会组织中国古代文物在蒙特利尔举行大型展览。30 年以来,《华侨新报》主办过大大小小20余个救助中国受灾同胞,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帮助本地落难同胞的募捐救灾与社会公益活动,成为在魁北克省对社会公益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华文报纸,其中突出的是在1996年成立”加拿大希望基金会”,募款10多万加元,在中国海南省三亚市建造了一所希望小学。2008年 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华侨新报》带头捐款,共募款53561.26加元,在1个月内通过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转交给了中国红十字会;同时,《华侨新报》也组织承办过10多个大型华文图书展览、大型工艺品展览、中国古代文物展、征文征联大赛、华人春节联欢晚会、国内著名艺术团赴加拿大大型演出等文化活动,为在海外弘扬中华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其它社会职务:加拿大中文记者和编辑协会监事长、原加拿大希望基金会主席、加拿大魁北克四川商会总顾问、《枫华网》总编辑、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第五届理事。 张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