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时节话民风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是中国历史传统的端午节。中文端“是初始“的意思。农历五月,按照旧历法,称午月,所以五月初五日,也就是五月的第一个五,即称端午日,这就是端午的由来。 端五怎么与历史上的大诗人政治家屈原挂钩呢?据《史记》的《屈原列传》记载,他是春秋時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德才兼备,力主联合齐国抗秦,为国出力,受楚王宠幸。但却遭受到当朝权贵老臣的排挤毁谤。在秦国大将白起率领精兵攻破楚国国都后逐出京城流放。他为表忠贞爱国,自沉于汨罗江内,以身殉国。 上述两个史料,今年轻人已不去考证。节日的由来,逐渐被年轻人遗忘。人们一代又一代,仅仅留下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划龙船”的习俗上了。 民风乡俗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根脉。难怪几年前,韩国把端午节要抢注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以,我们不能忘记传承这一民风乡俗的根脉。 我国地大物博,在北国还是冰封雪飘,南方已是春暖花开。各地在物性条件气候差异的请况下,南北各地在传承端午节这一民俗文化方面,也有着不同的特色。 我国南方,江河湖海多,盛行着划龙舟的习俗。据说是当年屈原在(楚)国破后为表忠心爱国,“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国人为表意念上对他的热爱,不愿他离去,就划着龙船追逐救他。这是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和理想的追求。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祖国大陆、港澳、台湾,均传承了端午赛龙舟的习俗。民族风情几千年来不断的延续,才有今日赛龙舟的体育运动。每年的两岸四地,均有全国性的龙舟赛,表达了中华民族是一家。 端午节,有包粽子,吃粽子,喝一雄黄酒,门楣上插艾枝叶条,小孩挂彩色小网袋装鸡鸭蛋的习俗。 说起包粽子,品味有两大类一一咸粽和甜粽。解放前,人们生活艰难,仅仅只有白(糯)米粽和一赤豆粽,哪有肉粽系列的高档品质?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商家适应市场需求,开发生产各种品味的肉粽、蛋黄粽、冰淇淋粽,台湾包出巨大的包罗万象的巨大的宝塔粽等款式。真是民风乡俗,随着时代变迁而丰富多彩。 粽子的色,也有两类。一是清香碧绿的,用新鲜时令的粽叶包裹。主要在盛产于多芦苇荡和河滩的江南水乡。农历五月初,也是公历六月江河芦苇青青,就地取材,包出的粽子清香扑鼻,别有风味。江南五月芳菲尽,北国桃花始盛开。我国北方难有新鲜的粽叶,只得用隔年陈旧的干粽叶,或替代品,如两广因地取材,也有用盛产的棕榈叶和芭蕉叶作包裹的。这当然没有像江南用新鲜粽叶包出的粽子鲜香。衍生出的咸味粽,色泽虽没有新鲜粽叶来得美,但使粽子有了更多的品味。 说到粽子的形,有长粽(榔头形)、三角粽、四角粽、台湾的巨型宝塔粽、常州的小脚粽(象封建时代妇女包的尖尖的小脚),各地花样尽出。我祖母是包小脚粽的能手,她教会了我的很早就去上海做工的妈,我妈又教会了我的太太,我太太又教会了我的女儿。代代传承。包粽也是工艺美术绝活。在端午节中秋节,或是喜庆,毛脚女婿往往要送礼给女方,除了糕点莲藕,还有小脚粽子,都是取其谐音双关喜义,取个吉利。粽子用红头绳扎好,在红喜盘中排叠宝塔形,有亲友兄弟挑着,蛮有气派。 端午节,除了划龙舟,吃粽子,还有给小孩喝雄黄酒,在两眉毛中心点雄黄,门楣插艾枝叶。这与民间传说《白蛇传》有关。据说镇江金山寺法海大和尚命许仙在端午時节,劝白娘子饮下雄黄酒,白娘子推诿不得,喝了雄黄酒,就显露原形白蛇身,吓坏了许仙,才有白娘子拼死《盗仙草》救夫许仙的故事。用以讹传讹来宣传伪科学。中药雄黄有消毒的作用成分,但它的药用成分却甚微。至于能否治病,也只是天知道,至于喝雄黄酒及门楣插艾枝条驱邪之说,在医疗普及的今天,这个习俗也就流行不起来了。 今天,我们传承富有民俗风情的端午节,除了享受它的美味佳肴,欣赏它的凄美传说,更要宣传它的爱国精神实质。在中华民族划龙舟,吃粽子的时节,在同文同宗同民风乡俗中,认识中华民族一家亲,极早能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目标! 作者简介: 任展宏 笔名红柳,髙级讲师,年八旬。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侨界优秀知识分子。上海语文成人教育研究会会员,加拿大中国筆會會员,专栏作家,常在中外媒体发表政论,随筆,教学论文。2018年出版《红柳随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