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艺术家代号不是随便被起名的。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具备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原则,并致力于艺术创新创作。缺乏这些,再优秀的,也只能配的上优秀表演艺术家。尽管顺手轻而易举地,可得到华丽功臣名誉,甚至至高之上的个人 ...
2018年9月7日,在加拿大多伦多观看了,陈佩斯主演并执导的喜剧《戏台》。我本人虽没资格评论,但观看之后惊叹之余,想说出自己的感言,也算是随谈。 我来加拿大20多年来,其中那么多名角从中国特来到多伦多演出,但我从未看过他们的演出。今年我听说过,刘晓庆、郭德纲也到多伦多演出过,但我不知具体哪天演什么,这些都一概不知。而唯独这次陈佩斯来多伦多演出,我可却主动去找票买票的。至于他将演什么节目或戏,也无关紧要的,也没查询查看过。 艺术家代号不是随便被起名的。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具备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原则,并致力于艺术创新创作。缺乏这些,再优秀的,也只能配的上优秀表演艺术家。尽管顺手轻而易举地,可得到华丽功臣名誉,甚至至高之上的个人财富,但陈佩斯却一直坚持自己的思想原则等,全身投入与独立艺术创作。在当今中国社会里,除了他以外,还有其他明星吗?这就是他能博得众人的可敬佩之处,包括我在内吧。当然,我拉了其他类似的伟大艺术家,但遗憾,我目前只知道陈佩斯一人,见谅。 依我的认知,陈佩斯作品的最明显特点在于,从头到尾不受什么框架限制,也不给观众什么这样或那样的结论,看上去就是纯属喜剧艺术,但其实有深刻思想含义的,而那些,叫观众自己去琢磨。优秀的抽象艺术画面是百看不厌的,而且越看越想看的,因每次看时,总是带给新的思想,新的启发,新的东西。而一开始被框定限定的艺术作品,其实是属于宣传艺术作品。初期看一两次也许还可以,但让人看百次,也许带来确实厌烦的。不喜欢看重复的东西,又是人类的审美惰性的惯性。 《戏台》是把故事背景置于民国时期的,但从各个角色的配置和故事情节以及处理上看,又像是当今中国现状的借鉴,这也是剧本的绝妙所在吧。而《戏台》剧本,像是就是专为陈佩斯所写的感觉。至于《戏台》里借用京剧,那只是民国时期的特色而已,但拿现实的事情来说的,借用歌手也能编出类似故事来吧。 《戏台》即是喜剧,又是话剧,还京剧分量也不轻,是一部难度非常大的剧。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喜剧分量感觉偏大些。9月7日晚上的演出中,观众的笑声总不断,还一直响彻在全场,所以,演员说什么台词,我都稀里糊涂听不清,因观众笑声完全盖住了演员台词。演出结束后,我也问过楼上的有些观众,他们也都一样的感觉,不过各个都非常开心,至于听懂听不懂没多大关系似的,因演员的舞台行为表演,已经足以表达了内容。我认为这也是陈佩斯的喜剧风格吧,更注重于舞台上的行为表演艺术,当然包括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表演也在内。当舞台喜剧行为表演艺术达到绝佳时,观众会立即捧腹开怀大笑时,还有谁想细听演员在说什么台词?观众互影的激烈反应证实《戏台》的喜剧的绝佳效应程度。 《戏台》背景复杂还夹着其他种艺术,但道具舞台设计布景等都不多不少,很精简,恰到好处。所有配角也都相当认真细腻,看的出全身投入。 我一般习惯于观察,所谓的不重要的,没大明显作用的道具布置、配角人物甚至群众演员等。好多年前在中国,有朋友推荐给我一部中国有名导演的电视剧。我顺手挑一集快速翻看时,感觉有点不对。讲的是1890年前后的故事。影片中有个镜头,火车头冲着观众驶过来,画面里混凝土轨枕出现,然后是钢轨,然后是车轱辘。画面当然很好看。但在中国1980年才开始普及混凝土轨枕,而1890年时期,轨枕只能是圆木里有槽的相当原始的轨枕。如此明显的逻辑出错出现在名导演下的作品,可没人注意没人提及。更何况,导演也不在乎这些。中国大片中,用众多群众演员。我看中国大片时,细看那些群众演员的表演的。道理很简单,群众演员不真实,那么衬托的场面场景不真实,于是,再好的主角演的,但整个故事给观众所带来的感觉,是只供观众热闹热闹,没按严肃认真态度来去做的。 以前我在美国纽约时比较幸运,常常拿到了百老汇剧场票。当然,往往是最便宜的最差的座位。但我每次都吃惊地感觉,尽管坐在再差的座位上,但仍然不失享受优秀演出的喜悦感,效果仍然是很好的。导演和制作人的水平和工作态度也必定体现这些地方的。 我这次观看《戏台》比较幸运,占座应该是最好的位置,所以,容易观察到所有演出细节。除了刚开始的有一点异议外,其余的相当完美。尤其是伪班长和处长的喜剧性行为表演,实在让人深感幽默但又开怀大笑。 但有一点确实一开始感到不知其解。戏台有三个台阶,左右各一个是常识,但为何正中有台阶,还直接可上戏台?根据剧情的发展,迟早有人上戏台唱京剧的,那么如何处理其他演员和这场景的关系?反正有过这样的纳闷。 后来突然醒悟到,恰恰这一点,就是《戏台》舞台处理上的独特绝佳创意!观众所看到的场景其实是戏台的后台。也可以认为是其他的排练也好等场景吧。而戏台的观众确实在实际舞台的后台。这种处理方式实在是绝妙。若不是,演员在戏台上面对面对观众唱,那么洪大帅的面孔应朝哪?包括其他演员的面孔也朝哪?可想而知,场面会难看的。早前在北京看过,中国歌舞团在保利剧院所演的舞剧《王昭君》。其中有两个不同的、不相关的故事要在舞台上同时表演。采用的是,不同的固定位置范围内,靠不同的灯光和颜色以及舞台背景来表演的,效果也不错的。但喜剧话剧可没法这样做。同时说唱,听谁的。因此,这个处理方法,不仅是《戏台》中的关键性处理方法,也是决定性的处理方法。也就是只有有丰富经验的人,才可创新出来这样的创意。这个处理方法等于也救了《戏台》。 整个《戏台》中我所最最欣赏的画面,也是抽象艺术画面是:舞台最简单,颜色最简单,人物就一个人的场景。整个舞台一片漆黑,候班主独自站在那里,他的头顶部,慢慢出现细细的一束白光,垂直照射候班主。候班主就是陈佩斯。我记不得陈佩斯在说什么台词, 但更注意到的是陈佩斯的面部表情表演。那是真实的内心深处的一种忍受、甚至呐喊抵抗的真实表情。 最简单的场面,最简单的表演方式,但几乎概括了整个戏,甚至概括了陈佩斯所经历过的真实故事吧。也可以说,这是一幅非常抽象性的舞台艺术画面。从这个舞台场景画面,可会推想出诸多思想也好、逻辑也好、社会也好等等、而那些统统都留给观众去推想。 《戏台》是喜剧,但那只是表演艺术形式,但陈佩斯的这一场面所表现出来的是,明显而认真地强调《戏台》更是极富有思想性的戏剧。 今天才看到陈佩斯在节目单上所写的:”本剧是一个寓言故事。寓言者不便多说的故事”。以上舞台的画面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我似乎认为,本剧其实是为陈佩斯写的,候班主的经历也是陈佩斯的经历。所以,候班主非由陈佩斯演不可,因此,本戏是带有本色性质的,也是全带动真格的。 而这个最核心的,最有总结概括性的画面,若没有经过如上所提的创意性的戏台处理,那么,陈佩斯无法拥有上面的场面和那种表演。台上在唱戏,台下军方在哄哄大闹,陈佩斯怎能表演来表达内心深处的那种世界?可以说,在处理整部戏中的关键结构和舞台设计布置上,《戏台》所做到的是,真的恰到好处,是有种复合型中的绝佳。 接近尾声时,不管军方如何吵闹大叫,甚至可能遇上杀头之险,但是真的演员,真唱真故事! 《戏台》原宗旨是什么,我也不想知道。但是,通过亲自观看《戏台》后,我所获得的预感是,《戏台》是陈佩斯的《求真》的戏。 陈佩斯理应是一代人物、也是艺术豪杰,为此,实感惋惜。 不过戏剧家吕效平在演出节目单上写着:”《戏台》看过一遍,还想看看!它来自即粗俗,又神圣。陈佩斯的《戏台》是当代中国戏坛的绝妙寓言。《戏台》难以被超越,它是欢乐而伟大的”。 但愿陈佩斯以及他的团队们,知道在海外有那么一群人还是默默地关注着你们,支持着你们。这是真实的,绝不会是虚的。 奇光 写于加拿大多伦多 2018年9月9日 |